计算机与网络(五)---- 网络层:控制平面

1.路由

  • 路由协议的目标:确定从发送主机到接受主机之间,通过路由器的网络“较好”(最小代价、最快的、不拥塞)的路径

  • 路由器-路由器之间的最优路径=主机之间的最优路径

  • 路由选择算法:

    网络的抽象图模型

    路由器的集合:N=

    链路集合:E={(u,x),(u,y)…},每条边都有代价

    路由算法就是找到节点u-节点z的最小代价路径

    • 最优化原则:
      • 汇集树:此节点到所有其他节点的最优路径形成的树,路由选择算法就是为所有路由器找到并使用汇集树
    • 路由的原则:
      • 正确性:算法必须是正确和完整的
      • 简单性
      • 健壮性:能够适应网络拓扑通信量的变量
      • 稳定性:产生的路由不能摇摆
      • 公平性:对每一个站点都公平
      • 最优性:综合指标最优
  • 路由选择算法的分类

    • 全局路由选择算法(集中式路由选择算法):用完整的、全局性的网络知识计算出从源到目的地之间的最低开销路径,即知道所有节点之间的连通性以及链路的开销,也被称为链路状态算法(LS算法)。
    • 分布式路由选择算法(分散式路由选择算法):路由器以迭代、分布式的方式计算出最低开销路径。没有节点拥有关于所有网络链路的开销信息。
    • 静态路由算法:与动态路由相反。
    • 动态路由算法:随着网络流量负载拓扑发生变化而改变的路由选择路径,比如距离矢量路由选择算法
    • 负载敏感算法:链路开销会反映底层链路的拥塞水平,路由选择会避开拥塞的链路
    • 负载迟钝算法:与敏感相反。大部分路由算法都是负载迟钝的,因为某条链路的开销不明确的反应其当前的拥塞水平。
  • LS算法的工作过程:

    1. 发现相邻节点,获知对方网络地址
    2. 测量相邻节点代价
    3. 组装LS分组,用于描述相邻节点的代价情况
    4. 将分组通过扩散的方式发送给其他路由器,由此每个路由器获得了拓扑边的代价
    5. 通过**Dijkstra算法**找出最短路径

    OSPF协议就是一种LS算法

  • 距离矢量路由选择算法(DV算法)

    • 各路由器维护一张路由器表

      To(目标) Next(下一个) Cost
      A Z 14
    • 各路由器与相邻路由器交换路由表

    • 根据获得的路由信息,更新路由表

  • DV算法与LS算法比较

    消息复杂度 健壮性 收敛时间
    LS 有n个节点,E条链路,发送O(nE)个报文 节点会通告不正确的链路代价,每个节点只计算自己的路由表,错误信息影响小 有可能发生路由震荡(由于链路的开销代价发生变化,导致路由的路径不一样)
    DV 只和邻居交换信息 DV节点可能通告对全网所有节点的不正确路径代价,每一个节点的路由表可能被其他节点使用 可能存在路由环路问题

2.因特网中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选择

  • 自治系统:随着路由器数目变得很大,涉及路由选择信息的通信、计算和存储的开销将高得不可实现。并且由于因特网是ISP的网络,每个ISP都有自己的路由器网络,ISP通常希望按自己的意愿运行路由器。通过将路由器组织进自制系统(Autonomous System,AS)来解决这两个问题。通常在一个ISP中的路由以及互联它们的链路组成一个自制系统。

  • RIP(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):

    • 使用DV算法,在邻居之间每30秒交换通告报文,每个通告在AS中至多25个目标网络的DV。
    • 如果180秒没有收到通告信息,则表明邻居或者链路失效
    • 采用UDP报文(网络层采用进程的方式,使用运输层的协议来实现自己的功能)
  • OSPF(开放最短路优先)

    • 使用LS算法
    • 通告信息中携带:每一个邻居路由器一个表项
    • 通告信息会传遍AS内部(通过泛洪)
    • 特性:
      • 安全:所有的OSPF报文都是经过认证的
      • 允许有多个代价相同的路径存在
      • 对于每个链路,可以有多重代价矩阵
      • 在大型网络中支持层次性OSPF

3.ISP之间的路由选择

各个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

  • BGP边界网关协议:BGP协议提供给每个AS以下方法:
    • eBGP:从相邻的ASes那里获得子网可达信息
    • iBGP:将获得的子网可达信息传遍AS内部的所有路由器
    • 根据子网可达信息和策略来决定到达子网的路径
    • 允许子网向其他网络通告
    • 基于DV算法,不仅仅有到各个AS的代价,还包括了到AS的详细路径
    • 使用TCP连接

4.SDN控制平面

  • 历史上都是由分布式、每个路由器实现控制平面功能。单个路由器包含了:交换设备硬件、私有路由协议和运行的互联网协议标准的实现。
  • 传统方式:在每一个路由器中的单独路由器算法控件,在控制平面进行交互。
  • SDN方式:逻辑上集中的控制平面,一个不同的(远程)控制器与本地控制器代理(CA)交互
  • SDN的优点:
    • 网络管理更加容易:避免路由器的错误配置
    • 基于流表的转发(OpenFlow协议),允许“可编程”的路由器
    • 控制平面的开放实现
文章作者: YeYu
版权声明: 本站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YeYu的个人博客
计算机网络 基础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打赏
微信 微信
支付宝 支付宝